包揽世界
关于我们
Kestrel 小鹰 view
首页 > 包揽世界 > 详情

如果户外界有诺贝尔,你觉得轻量化算什么奖?

前世篇

基因密码

1991年,在阿尔卑斯山脉的意大利和奥地利边境上发现了一具古代人类的遗体。据考证,这个被命名为冰人奥茨的古人类生活在公元前3000多年,有趣的是,在他的身边还有一块背包的残片。

 

转眼5000年过去了,虽然人类对大自然的好奇心是写在基因之中的,但直到工业革命完成之后,人类才第一次能够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中解脱出来。因而,英文中“背包”一词在上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才被创造出来,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奥茨的故乡阿尔卑斯山脉是现代户外运动的发源地。可以想象,当那些最早的户外先辈们站在巍峨的群山面前时,他们也会跟我们第一次面对壮丽风景时产生一样的想法:去其中探索,并在这个过程中超越自我。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加和水平的提升,阿尔卑斯地区登山的户外爱好者们也在风格上慢慢发生改变,并逐渐发展出了一个被称之阿尔卑斯式,简称阿式的登山方式。阿式登山强调:独立自主,轻量快速。

与此同时,大洋另一边,新大陆一批同样热爱自然的户外先锋开始在美国的土地上为国家公园和国家步道的建立而奔走着,不同于欧洲的登山者们,一种被称之为“Thru-hike(长距离穿越)”的户外活动正悄然发展着。起初,这些徒步爱好者和志愿者们把美国大地上三条南北走向山脉上断断续续的山路连接在了一起,形成了现在被合称为“三皇冠”的超长步道(从东往西依次是阿帕拉契亚山径,大陆分水岭山径,太平洋山脊小径)。要想在一年有限的徒步季节中一次性走完这几条长度超过4500公里的线路,除了要有超强的耐力外,还需要有突破常规的策略。

其实自古以来,不管是驼畜还是机械都只能解决部分负重问题,更多的时候,人类依然需要把重量压在自己的身上。也正因为这样,不管是阿式登山的攀登者,还是那些试图尝试一次性走完超长线路的徒步者们都不得不想方设法的减轻他们的背包重量。于是,轻量化这个概念便水到渠成的被提了出来。说到这里,或许我们已经能明白,轻量化不是一个用作宣传的噱头,而是实实在在的从实用角度出发而形成的理念。

“轻量化”的目的是为了快,但其实“快”仅是最为人称道的优点之一。不难想象,当你背负重量比同行的小伙伴轻一半的时候,同样是攀登或者翻越一个山口,不仅体力节省了,行动更快了,而且你也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欣赏周围的景色。并且,在某一方面降低了装备的负重,即使最终的重量和他人相同,也意味着你能够拥有更高的户外生活品质。而且长期的来看,更轻的负重能更好的保护你的膝盖,也更不容易让你受伤。

 

今生篇

极限探索

从二战之后一直到上世纪的80年代,户外的轻量化一直处于萌芽和摸索阶段,我们耳熟能详的许多知名的户外公司,比如TNF,Marmot,Patagonia,Osprey等等,也诞生在这个阶段之中。轻量化形成真正完整的理念体系和得到传播也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

直到21世纪之后,轻量化才迎来了它真正的春天,不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到轻量化理念,市场上也能见到越来越多轻量化的户外装备。其中具有巨大推动作用的就是现代的设计手段和革新性的面料科技,特别是在材料技术方面,除了老牌材料厂商英威达的Cordura,近些年来,具有良好耐磨和防水性能的涂硅尼龙在户外领域的大规模普及和应用,还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的商业化应用,都极大的推动了户外产品的品质,不仅使得面料重量更轻,而且耐用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全部采用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织造的面料市面上很少,究其原因还是这种超高强度的材料价格高昂,但是作为一种折中方案,通过跟传统面料的相结合很好的解决了这样一个矛盾,不仅消费者能够负担得起,而且混织面料本身也有更轻且有更高的强度。

虽然市场上出现了以ULA、Gossamer Gear还有HMG等等为代表的专营轻量化产品的户外小厂,但是大众市场的主流品牌之中始终还没有见到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轻量化,特别是比较极端的轻量化,始终是少部分人在玩的游戏。所幸的是,玩家们逐渐的认可,加上其他的各种因素推动,轻量化也在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发展。

 

Osprey在推出新的AG背负系统对传统背包升级之后,终于在今年有了新款的轻量化背包—白熊,这也是主流的户外品牌当中第一款自重在1kg以内的轻量化背包。相比那些追求极端轻量的“口袋包”,这款背包还是保留了具有一定支撑性能的铝合金框架,这也使它800多克的重量显得尤为不易。

时至今日,户外作为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也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和喜欢。但对于那些刚接触轻量化理念的新玩家,可能有那么几个问题会让他们感到疑惑:不明白到底怎么才算“轻”,也不知道怎么才能减轻负重。

现在比较普遍的认识是,基础重量—即刨除了比如水、燃料和食品这类消耗性物品,能够在9kg以内就能称其为轻量化,如果还能把基础重量降到5kg以内,那么恭喜你获得了超轻量化的称号。

 

在知道了标准之后,那么就有了努力的目标。拥有一个轻量化的背包只是一个好的开头,但是还有更多的工作需要完成。之前说到轻量化是一个体系,所以不要忘记,你背包当中的每样东西的重量都算数。所以一定要严格区分必要和想要的东西,并且在每次户外归来之后做一个总结,再去类似的环境,把那些以为可以用到但是实际无用的东西留在家里。在一定数量的出行之后,就会发现背包当中的东西变得越来越少。当然,如果还能再打开脑洞,把一样装备拿来多用,自然能够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其实,用现在流行的佛系话语来说,那就是戒贪。在抛开了各种繁杂念头之后,用一颗朴素的心来走进大自然的同时,也就顺带把轻量化给实现了,或许大道极简就是说的这么一个道理吧。

减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虽然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但是还是有些小的技巧可以帮助我们事半功倍。比如刚才所说到的一物多用,把白天或者在营地穿着的保暖衣物作为睡眠系统的一部分,那么你就可以带一个稍微轻一点的睡袋;比如在睡觉的时候将用不到衣物和食品装在杂物袋里,做你的枕头;使用不带帐杆的帐篷,然后使用手杖来进行支撑。还有更多一物多用的方法只需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就好。再就是去除不必要的包装和重量,比如事先去除食品的外包装;如果只是个周末露营,那么带上个之前没有用完的气罐可能就够了;还有防晒霜,护肤品以及牙膏之类的东西,可以用更小的分装瓶来携带适当的分量;如果背包装不满,甚至可以把所有东西都装到主仓里,直接把头包留家里。再进一步极端点的话,衣服上的洗唛不要了,牙刷柄也只要一半就好了。当然,如果你最后成为了一个户外装备的发烧友,你也可以选择一些更轻,价格也更高的小众产品来替代已有的装备。但是不管怎样,要想轻,心里一定要能把想要和必要的这条线给划清:只带必要的,舍弃想要的。

减轻负担,不管是肉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是人类在过去,现在还有将来会一直追求的目标。对于户外来说,轻量化其实也是我们经常听到“轻生活”的一个延续,它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能够更多地体验自然和融入自然。反观历史,如果说当初的工业革命让人有时间走进户外,而轻量化这场新的户外革命就是让人能够享受户外,所以,背上你的行囊,带上对自然的热爱出发吧!



OSPREY欧司普锐

旅行是艺术的生活


轻量背负先驱

长按二维码关注

遇见有趣的灵魂